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军人联盟论坛 (http://wbe.jrlm81.com/bbs/index.asp) -- 图片大全 (http://wbe.jrlm81.com/bbs/list.asp?boardid=27) ---- 浙江金华历史人物画介绍(六) (http://wbe.jrlm81.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86386)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2:16 -- 浙江金华历史人物画介绍(六)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李渔自幼聪颖,擅长古文词。41岁去杭州,后移家金陵,游历四方,广交名士。公元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复移家杭州,于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李渔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他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李渔在金陵时,别业称芥子园,设有芥子书肆。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等编《芥子园画谱》,流传甚广。 公元1651年 我国文学家 李渔41岁第一部传奇《怜香伴》顺治八年撰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5:28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2:48 --
吴绛雪 吴绛雪(1650—1674),女,名宗爱,永康县城后塘弄人。父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且姿容秀丽,有国色之誉。丈夫徐明英早逝。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派部将徐尚朝进兵浙江,攻陷处州。六月,兵至永康。尚朝早年曾官处州,素慕绛雪才华姿色。此次入浙后,探知绛雪正守寡居县城后塘弄娘家,扬言“只有献出绛雪,才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绛雪得知,说:“未亡人终一死耳。”慨然允诺。尚朝闻讯,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妪和数名士兵迎绛雪赴金华。行至白窖岭下,绛雪停骑,命取饮水,乘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向山崖,坠涧身亡。后人在其殉难处建亭立碑纪念。道光年间,永康县丞、桐城吴廷康撰《桃溪雪》记其事;海盐词曲家黄韵珊编《桃溪雪传奇》,海宁许楣为之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5:06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4:08 --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原籍徽州府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除山水画外,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 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因病去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05:12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6:01 --
张恭 张恭(1877-1912),金华城区人。一名临,字伯谦,又号同伯,故人称同伯先生。张恭一生与金华等地的辛亥革命运动相始终,是金华辛亥革命的先驱。 张恭的父亲是城区有名的塾师,对儿子严家管教和课度。恭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光绪十四年(1888年)12岁的张恭考取头名秀才,进入丽泽书院深造,结识大于他29岁的蒋乐山,经常向恭介绍会党反清斗争的情况,使张恭心仪不已。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考取举人。为了发动群众,张恭自己出谷100石,倡导成立“积谷会”获官府批准,取得光大民众同情。入会人员大量增加。光绪二十八年前后,张恭和永康沈荣卿等人参加了反清会党终南会,不久终南会会主病卒,副会主离开浙江。张恭被推举为副会主,将终南会改成“龙华会”。光绪三十二年,张恭率龙华会骨干到绍兴大通学堂学习,并参加光复会,迅速把龙华会纳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轨道。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间,秋瑾准备皖浙起义,由于会党纪律不严,经常泄密。起义失败,数人牺牲。清政府悬赏一千两缉拿张恭,张恭从青田经温州出海至泸,东渡日本。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恭回泸,因叛徒刘光汉告密被捕。宣统元年(1909年)元月,张恭在狱中写成《剧史》一书,又翻译了日本界利彦僧和近远平所著《社会主义纲要》。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首义成功。12月南京光复。张恭出狱,回金华。随孙中山北伐。成功后,被调杭任都督府参议等职。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06:52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7:39 -- 吕公望 吕公望(1879—1954),浙江永康人,字戴之,清廪生。早年参加光复会,后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浙江新军督练公所科员、第八十二标第二营督队官。辛亥革命时,参与光复杭州和攻克南京之役。1912年后,历任浙军第十一协协统、浙军第六师师长、嘉湖镇守使。护国战争时,在浙江宣布独立,起兵讨袁。1916年被推为浙江督军兼省长,半年后辞职。1918年至广东,任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1922年蛰居天津。北伐战争时,任北伐军江北宣抚使,旋辞职。后曾在上海、浙江等地经营实业。1946年任浙江参议会副议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救灾总会杭州分会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吕公望先生在民国三十一(1942)年,曾捐国币一万元,资助修建芝石乡中心国民小学(即云和县赤石乡小学)两幢木结构教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08:47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09:50 --
何绍韩 何绍韩(1882~1962),原名茂生,字竞明,号紫阳山人。浙江东阳玉溪华孙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博物科毕业。 清宣统二年(1910)暑假,在新昌县大坂水口溪沿拣得一绿色石块,返校经日本教师认定为“砩化钙”,遂名“砩石”。日本人以此为线索,行掠夺性开采。绍韩用石灰水泼洒封矿,并呈状省政府,收回开采权。民国初期两度选为浙江省议会议员。民国9年10月,出席全国教育联合会。同年曾三次致书东阳县知事陈培廷等,呼吁革除田赋陋规无效,便决意走实业救国之道。始采新昌看牛湾砩石,继创璋华砩石公司,先后在杭县、金华、东阳、义乌、武义等县的20余处探矿开采,产品出口日本。聘国外技术顾问,专事砩矿业。民国25年(1936)前后进入兴旺期。不久,遭日本侵略军浩劫,闭矿避居故里。迨抗战胜利,又筹资复兴矿业。1950年将企业全部资产无偿献给国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0:52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11:37 --
邵飘萍 邵飘萍(1886年-1926年),浙江东阳人。烈士,因直言敢谏开罪直奉军阀,于1926年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天桥。原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及原务本女子大学校长。五四运动实际发起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邵飘萍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为振青,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13岁考中秀才,16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在《北京厂甸春节会调查与研究》序言中,提出:“欲改造现实之社会,宜先明现实社会中事物之真象”等进步主张。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他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作了大量的报道。1926年4月26日,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政府杀害。 邵飘萍被人称为“新闻全才”。北京大官本讨厌见记者,邵飘萍却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如他夜探总理府,虚访美使馆,独家新闻总是被他抢到。邵飘萍风流倜傥,慷慨豪爽,善于言辞,广泛交游,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靠得拢,谈得来。他重交情,讲排场,经常在酒楼饭馆宴请宾客,以期从客人的谈话中捕捉信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2:32编辑过]
|
-- 作者:五行真人 -- 发布时间:2012/3/3 19:13:27 --
何炳松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他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十多部专著,其它零篇散幅,为数更多。 1903年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1906年,何炳松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升入正科,于1912年毕业。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府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何炳松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第二年已成为该校的兼职助教,负责收集有关远东及中日关系的资料,191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又转入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归国。 工作简历 1917年学成回国,初任浙江省长公署助理秘书,不久即改任省视学。同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译作《新史学》即成于此时。1922至1923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7月省立一师与省立一中合并为新省立一中,任为首任校长。1925年任武昌师范大学校长。1926年何炳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先后任史地部主任、国文部主任、编译所所长、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中学史学丛书》、《教育杂志》等书刊,兼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教授。1934年被选为中华学艺社理事长。1935年受聘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后期曾兼任东南联合大学筹委会主任;抗战胜利后不久,受命改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1946年6月,何炳松调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却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于上海中华学艺社。墓葬金华城北道院塘。 何炳松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甚丰,他撰写《历史研究法》、《通史新义》、《程朱辩异》、《浙东派溯源》,译有《新史学》、《西洋史学》、《历史教学法》,并编译了《中古欧洲史》、《近世欧洲史》等,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学教材。他的著述融会古今,学贯中西,曾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4:28编辑过]
|
-- 作者:杨迎春风 -- 发布时间:2012/3/3 19:40:52 -- 浙江人物众 金华精英多 |
-- 作者:闲云漫步 -- 发布时间:2012/3/3 19:40:55 -- 学习欣赏了,谢谢楼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