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联盟论坛老兵文学区原创园地 → [原创]立国立人之战


  共有12814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

主题:[原创]立国立人之战

帅哥,在线噢!
崔恒岳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庆冬奥观冬奥”征文勋章
庆冬奥观冬奥
等级:贵宾 头衔: 帖子:171 积分:1582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22/2/9 18:07:11
[原创]立国立人之战  发帖心情 Post By:2024/2/9 13:14:24

立国立人之战


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讲;“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周围一个相信的都没有,看你们那个糟糕透顶的历史,毛泽东的一句话就站起来了?1950年你们竟然对美国用兵,而且不得不用兵,还把美国从北部压到南部去了,我这才觉得中国人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毛泽东讲的话有些道理。”


一、“入局”--高瞻远瞩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因为我们跟美国没有外交关系,只好请印度驻华大使把话传到美国,“韩军过线我们不管,美军过线我们要管”。潘尼迦知道事关重大,迅速把话传过去。周恩来为什么在10月3日凌晨两点多约见潘尼迦?因为10月2日晚上,政治局作出了出兵的决定,10月3日是避免与美军在朝半岛迎头相撞的时机。话传到美国,10月3日下午,美国国务院回复:“周的讲话缺乏法律和道义根据。”根本不在意。10月4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回复:“不要低估美国的决心。”10月7日,不是麦克阿瑟下令,而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军越过“三八线”,直奔平壤。10月8日,毛泽东下令,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朝鲜战争发生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军队长期作战急需休整,整编复员、边彊剿匪等任务相当繁重。面对美韩联军向鸭绿江挺进,出兵即出境,即要与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迎头相撞,我军武器装备落后,没有海、空力量,这些弱点将暴露得十分明显。在如此困难情况下依然决定出兵。毛泽东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这种思维表现出的态度眼光和胆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和尊敬。如果中国不出兵,坐等美、韩军队挺进到鸭绿江边,国家利益就将面临直接巨大的挑战:一是新的威胁方向突然在新中国的战略后方出现,国力军力会由此受到极大的控制;二是东北重工业区由后方变成前方,会对新中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三是如果朝鲜半岛被美、韩军队占领,不但会使我东北三省失去战略屏障,东北重工业失去相当一部分电力供应,而且朝鲜半岛可能再次变成侵略者入侵中国的跳板;四是有失对朝鲜对国际主义责任担当。在毛泽东的战略视野里,战场胜败不是出兵不出兵的标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尽国际主义责任上决不能退让、坚决“入局”才是出兵的标准。这就将“跨过鸭绿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局面。毛主席穿越硝烟弥漫的朝鲜半岛,看到了比战场得失更加重要的东西。那怕新中国刚刚开始的经济建设被破坏、民族资产阶级及部分群众对政府产生不滿,也阻挡不了毛泽东为了新中国更加长久的安全,一定要“入局”的坚强决心。这就是“跨过鸭绿江”这一新中国战略决心的根本来源。1950年11月1日,志愿军三十九军在朝鲜云山与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迎头相撞,中美两军第一次交手。当天战斗是晚上七点钟发起的。七点,天已经黑了,双方都轻视了对方,我们以为对方是韩国军队,对方以为我们是被击溃的北朝鲜军队,双方都看轻了对方,摸黑战斗。七点钟开始打,打到十点,双方互有浮获,我们抓了他们的人,他们也抓了我们的人。我们一审,不是什么韩国伪军,而是美国陆军核心主力第一骑兵师。对方一审,也不是被击溃的北朝鲜军队,而是中国陆军核心主力--原林彪第四野战军第二纵队,现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美国陆军“骑一师师长盖伊怀着难受的心情,咽下了他在朝战场上的第一杯苦酒。”骑一师自1865年南北战结束后就是美国陆军主力,在朝战场登陆后更是所向披靡,却没想到在朝鲜战场上裁了个大跟头。骑一师师长盖伊回忆对方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对方没有航空火力支援,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拿着简陋的日本武器,穿胶鞋在作战。他很奇怪,殊不知,我们能穿胶鞋就不错了。我们拿着简陋的步兵武器,穿插分割动作,如此勇猛,把骑兵第一师两个团切割成数块。当然,我们对美骑一师也留有很深的印象。志愿军第三九军军长吴信泉回忆:“上了朝鲜战场第一口本来想吃肥肉的,没想到啃了一块骨头。”要是国民党军队被穿插包围成数块,早就溃散了,美军还在顽强作战。我们知道马头部队不好打。所谓“马头部队”,就是左肩上带马头标志的骑一师。

中美对彼此的尊重就来源于此。双方在战场上交过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这样的尊重。当年到过朝鲜的美国军官,在回忆录里都印象深刻地描述了志愿军发起冲锋时“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和“尖利刺耳的哨子声”。这些声音一直伴随他们走到军事生涯的终点,甚至生命的终结。英国战史专家克里斯托弗.钱特评论说,“朝鲜战争对西方世界来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它使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盟国几乎挡不住。”西点军校的纪念馆内陈列着上甘岭537.7高地和597.9高地这两个模型。胡伯中校指着模型对人说:“志愿军只两个连守卫这两个高地,而美军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这是为什么?”是的,我们当时住守高地,只有两个连。上甘岭作战,我们极其艰苦。指挥进攻上甘岭的美将领范佛里特是典型的火力致胜者,多次以极大弹药消耗量在美内部创下纪录,被称为“范佛里特弹药量”。43天的上甘岭战役,范佛里特在我军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阵地上的士地有两米深被打成松散的软土,坑道被打短了5-6米。我军正面全部被摧毁。于是我们在反斜面挖坑道,美军炮火一停,我们便从坑道里出来,把冲锋的人打下去。这场坑道战非常困难,主要是给养难。好不容易送进坑道些萝卜,发现吃萝卜烧心,不行。志愿军十五军党委把所有经费拿出来,在平壤采购了两万多个苹果。军党委作出决定,谁送进坑道一篓苹果,记二等功一次。一直到上甘岭战斗打完,没有一篓苹果被送进坑道,送果员全部牺牲--美军火力封锁非常严。只有一个弹药员在滚进坑道之前,看满地滚的都是苹果,随手抓住一个苹果,往怀里一揣,滾了进去。两万多个苹果,只有一个苹果进入坑道。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影片,不少人看过。一个苹果,指挥员、战斗员、伤员,传过来传过去,你啃一小口,我啃一小口,谁都不敢啃多了。胡柏中校永远不知道中国志愿军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作战的,永远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上甘岭战役的电影拍完,1957年公映,公映之前在内部放影。上甘岭战役的指挥者、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看到一半,眼泪满面,看不下去了,不能再看,走了。有人说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败在武器上,因为武器水平与美军整相差了一代,是第三代武器系统与第四代武器系统的较量。那么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武器系统的差距又有几代呢?又是靠什么取得最后胜利的呢!

抗美援朝让在功德林改造的国民党被俘高级将领又被“打”服了一回。他们在看到每天送过来供他们阅读的《人民日报》关于抗美援朝报道时突然一震,其中一些人,如文强、廖耀湘、黄维、邱行湘等……文强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朝鲜半岛打不了游击,也打不了阵地战。人民解放军在大陆作战是行的,小米加步枪打美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美国不可战胜”。廖耀湘先是对其他人说:“看着吧,他们竟然还敢和美国人打,结局肯定会惨!抗美援朝未来一定是‘凶多吉少’”。但在志愿军接二连三的胜利面前,廖耀湘又心悦诚服地跟其他人说:“共军确实了不得。”邱行湘一度被频传的捷报震撼得语无伦次;黄维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唯杜聿明明确表示“美军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好,地与空配合好,火力也猛。但美军在战术上并无特别突出的地方,他们总是习惯‘一字平推’的进攻与防御,这一点在朝鲜山地中受地形影响很大。而且美军步兵士气并不旺,很容易在混战中受到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只要‘敢于用命’,指挥得当,就能打败战法相对呆板的美军。”功德林中,一些不看好中国共产党会赢的人在志愿军的辉煌胜利面前相继承认了共产党确实比他们强,甚至还积极参与到为志愿军制作炒面(支援前线)的活动中去。杨伯涛为此还专门写过一首《为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炒干粮》的诗句。

我们常讲“以德服人”,什么叫“德”?仅仅是退让、宽厚吗?为什么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干部说,出兵朝鲜是我们改造战犯最深刻有力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看,德中要有威,必须有威。日本人最怕美国人,中国和美国打起来了,敢和美国人交手,把他们从朝鲜北部赶到南部了。当时被关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杜聿明等人都觉得解气,觉得解放军好好教训了美国人。这个时候他们都忘记自己国民党战犯的身份了,只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这就是出兵朝鲜的重大意义--什么是新中国。这样他们才觉得共产党表现出来的是大德,而不是无力、软弱、无奈的小德。品德靠威来支撑才是大德。

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十分尊重。并非仅为礼貌,而是出于内心,出于和他们交过手,而且在交手中让他们吃过亏的对手。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外用兵超过240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三次:一是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二是1961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三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三次战争中,前两场是为了遏制中国。朝鲜战争持续三年,用兵44万,据美国官方统计,死亡、失踪54.246人;越南战争持续14年,用兵55万,死亡、失踪58.209人;海湾战争用兵44万,43天解决战斗,阵亡146人。三次战争,美国军人自有比较分析,有些比我们分析的还客观。从美国军人的每一份尊重中,我们都能感觉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为今日中国军人、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作用。

“入局”才能“开局”。实事求是地讲,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仅仅是在国内战中打败了国民党,并不足以在全世界面前充分展示这个政权的有效性,因为那毕竟是国内战争的胜利。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当时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暴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大举北进。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恢复经济;军队长期作战,急需休整,我们真是不想打,但我们没有退路,迎上去了,并且获得了胜利。

中国,迈向全球化第一步第一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溯战役中,美陆一师在冰天雪地中撤退,突然,美军指挥官大喊停住。他从望远镜中看到一排排的志愿军,举枪、握着手榴**淡,但并不开火。原因,从后来对志愿军第20军58师某连叫宋阿毛的战士身上找到的纸条上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美军指挥官主动向“冰雕连”的125位战士行了一个军礼,急往海边由军舰接应逃走。



[本帖被加为精华]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