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联盟论坛老兵文学区老兵家园 → 老部队的故事(101)


  共有972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

主题:老部队的故事(101)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清河水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二千帖荣誉勋章
在论坛发表帖子在二千帖以上的荣誉勋章!军盟五周年
积极参与军盟五周年征文奖励最佳版主勋章
为版块管理呕心沥血的版主,特颁发此勋章!军盟8周年
纪念军盟8周年暨“八一”庆祝活动特殊贡献勋章
积极参与网站募捐,为网站建设作出特殊贡献。无偿捐赠2023
2023年参加网站第三次集资
等级:中将 头衔: 帖子:6237 积分:32550 威望:0 精华:30 注册:2012/11/1 11:24:22
老部队的故事(101)  发帖心情 Post By:2022/9/7 15:03:40

【老部队的故事】101团通信连老连长讲述当年无线电波“嘀嗒”的故事,带你了解发报的“神秘”~记忆中的摩斯码

 

记忆中的摩斯码

 (谨以此篇献给在部队曾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的战友们) 

 

脱下军装,离开军营,转业返乡已经快四十个年头了。但是,曾经火热的军营生活,在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记忆犹新。特别是近几年以电码、电报传递情报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上映。如电影《风声》、《听风者》等等。每当看到类似作品,因知道我在部队曾从事过无线电报务工作的大孙女励一涵,总会带着一脸童真向我询问:“爷爷,电影里发的电报是真的吗?”这一声声充满好奇的询问声,叩动着我的心弦,不时地唤醒我脑海中已逐步淡忘的摩斯码……

 

   摩斯码这一叫法,应当是因翻译从西方国家传进来的泊来名。实际上就是电码。什么叫电码?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以电码符号特定的规制表现出来的符号和声音。这其中包括1234567890十个阿拉伯数字和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叫电报或无线电报。近几年,随着影视作品中不断用摩斯码这一称谓来宣染,使得电报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自从美国人莫尔斯于一八三七年发明电报以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信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曾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国内的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用电报传递信息还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手段。比如,我们在部队期间,不少战友都是凭借收到了“家有急事速归”;“父病重速归”;或“母病重速归”等类似电报,得到部队批准探亲假期,从而踏上返乡归途,回家应急处置。
     由于电报传递信息的独特性、隐敝性、高效性和保密性,进而发展运用到军队的信息传递。一度成为军事首脑机关下达命令,指挥打仗,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优选通信保障…。在革命战争年代,电报也在我党的地下斗争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由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讲的就是革命烈士李俠,通过电台把获取的重要情报,用电报发送给党组织。

如今,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数字通信等等早已取代了原有的电报通信,电子管类的电台早已成为历史文物。连一度十分时尚风靡的家庭座机电话也几乎被人手一机的手机联系所取代。以致电信业的电话业务一落千丈。

   曾经是城市靓点,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公共电话亭,已经成为无人问津,有碍市容,而被市民病呼吁拆除。至于电报业,早就被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微信、视频电话等等取而代之而息业了。

岁月无痕,电码有情。我仍然为自己曾经整整十年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而感怀和自豪。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特别是从事报务工作,似乎有些因缘际遇。事情还得从五十多年前的参军入伍说起。

   上世纪的一九六九年三月间,当时的中苏边境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为加强国防力量,应对军事冲突。在该年春季征兵的基础上,于下半年再次冬季征兵。时年十六岁,身高一米六十多,体重九十二斤的我,十分幸运,体检合格,应征入伍。可能是身材矮小像小孩的我,有些引人注目,可能是我人虽稚嫩,但不失机灵,我被带兵中队的朱杰指导员选去当他的通信员。他还把随身携带的手枪交与我保管。于是我就左背挎包右背枪。在送通知,传口信时,来往穿梭在同乡战友当中,显得与众不同,自我感觉风光。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