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知道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话是说通过眼睛更确切的说透过眼神,我们总能看到人内心的东西。且不说眼睛本身长得有多么漂亮,大小如何,那神却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味道,且不论他人的眼神,单单说说我自己的吧,看过我文字的人曾有许多说我似豪放派,亦有人说我喜欢张爱玲,另有人说还有了李清照的味道,还有人说有点三毛的风范,更有甚者用了古典美形容,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一些猜测和恭维的话,我并不把其真正当回正话来听。我只是我,唯一的我,有自己的味道,无论它是什么都有我的独特,其实,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到底眼睛里透出了怎样的神呢?怎样的美呢?看了多年自己也没太清楚,或许就是不清楚所以还是混沌中。但有某些东西是在的,比如期待的简单明了,期待的平等公正,期待的心胸开阔,期待的有所作为------
朋友所说的那些所谓的某某也是自己喜欢的一些人,古往今来但凡在文学上或是某一领域有所造诣的女性可以说本是不多的,能突出到令男性发指钦佩的也就更寥寥无几了,而那些优秀的女性中每个人的特质都很突出,但凡能有大作为的女性,其实骨子里都有其傲骨和做人的原则,感性的女性特质里有着更多同于男性的理智,在众多的女性里还有颇优秀的林徽音、冰心,林徽音的才气更是令人汗颜的,她不仅仅文学艺术上可以与男人相题并论,最令人折服的是她在建筑领域的成就,那抽象的空间概念能在一女子手下那般升华或许至今只有她一人吧。但,再想想这些优秀者大多也是在男人堆里摸爬滚打起来的,三毛稍稍另类点,常常是做了独行侠。她们很难拥有众多的女性朋友,很难扎在女人圈子里。想想,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女人们太多的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琐碎嚼舌,攀比虚荣,亦或者倒腾着那张脸转着漂亮衣服能耗尽大半的时光,还有多少时日去真正的想什么理想追求进取呢,更有甚着依附在男人的身旁似乎就是拥有了一切保障哪里还去耗自己的精力去奋斗着,千百年来这成了惯例,也成了传统的正常,以致于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在中国演绎,比方说,若是两个原本不相干的男女真的结伴同行,还是免不了那些异样的目光,也少不了家人的疑惑和隐讳,很难光明正大的理直气壮的行走于阳光下,即便你心宽心大也免不了自己和自己嘀咕,亦或有时自己也难把握尺度,不能轻松,所以三毛就更多的独行,却也没少了他人的猜忌。有时我也愿像三毛一样独行于各处,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感觉那样更自在,随意的把目光停在经过的每一张脸上,没有人怀疑你的心有杂念;肆意的把眼睛盯住某个景致上没有人喊你离去;好奇的把手放于那些想触摸的物体上,不怕人笑你不谙世事-------按照自己的步调任意的走在路上,可以按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改变目的地,躺在农家看着天上的星星亦或野外没有恐惧,这将是最好的自己。但细想想能有三毛的那份勇敢吗,一个女人能那样的轻松走在路上,可以放下世事走在路上的天下有几?渴望着却觉得不易做到,就像一个女人要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比男人要难一样,这也是男人们对女人们的忠告和爱护所在吧,其实与男人们相处抛开儿女私情的杂念比和女人们相处要轻松,也更能体会和感受到更广阔的天空,这也于我进了京城这若干年的交友所得所为吧,但想想没有真的和男人们深交,因为心里也免不了看了世俗的眼睛,也免不了恐彼此多了私心。那些纯洁的东西似乎停在二十多岁的青春,亦或者会在五十岁后的黄昏吧,单单三四十岁的年纪里太难把握,这份难不是单单原于自己,而是你所在的世界就是这样的看着你,与情理中折磨着你,那倔强的灵魂也往往要妥协,因为我也是俗人,不愿随了俗就得回避,就得和自己的灵魂挣扎,于是眼神里有了矛盾。
立于天地之间,天空是什么颜色的,眼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