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2250020.jpg
何炳松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后溪河村人,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他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程朱辩异》等十多部专著,其它零篇散幅,为数更多。
1903年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1906年,何炳松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升入正科,于1912年毕业。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府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何炳松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第二年已成为该校的兼职助教,负责收集有关远东及中日关系的资料,191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又转入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归国。
工作简历 1917年学成回国,初任浙江省长公署助理秘书,不久即改任省视学。同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译作《新史学》即成于此时。1922至1923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7月省立一师与省立一中合并为新省立一中,任为首任校长。1925年任武昌师范大学校长。1926年何炳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先后任史地部主任、国文部主任、编译所所长、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中学史学丛书》、《教育杂志》等书刊,兼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教授。1934年被选为中华学艺社理事长。1935年受聘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后期曾兼任东南联合大学筹委会主任;抗战胜利后不久,受命改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1946年6月,何炳松调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却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于上海中华学艺社。墓葬金华城北道院塘。
何炳松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甚丰,他撰写《历史研究法》、《通史新义》、《程朱辩异》、《浙东派溯源》,译有《新史学》、《西洋史学》、《历史教学法》,并编译了《中古欧洲史》、《近世欧洲史》等,其中不少被用作大学教材。他的著述融会古今,学贯中西,曾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19:14: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