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队34师的故事】(33)老兵回忆荒草圩农场的文体活动——苦中有乐!
难忘荒草圩之二 军农生产苦又乐
在1976年荒草圩艰苦的军农生产中,连队克服远离大部队,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的状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01
连队篮球队
连队唯一水泥地的篮球场同时又是打谷场,业余时间是最热闹的地方。连队在众多篮球爱好者中组成篮球队,经常和兄弟连队开展友谊比赛。球队主力队员中,两个前锋分别是杨宗亮和刘业鸿,都是安徽当涂的下放知青,杨宗亮个头不高,但篮下穿插能力强,投篮命中率高;刘业鸿在团篮球队集训一段时间,技术全面;连队无高个,我来当中锋;后卫是连队副指导员陈有顺,组织调度和掌控全场,还有个后卫是炊事班的周班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由于经常配合,一般连队都打不过我们。一次和102团2营的一个连队友谊比赛,对方防守严密,我们三番五次进攻都不奏效,急得我跑到后场向有顺副指导员建议改变战术,他冷静分析说:“我们攻不进去,他们也反击不过来,要比耐心,大家冷静下来多传球”。后来依计而行,终于打开缺口,赢得胜利。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连队球队到滁河对面的和县知青农场比赛。
女知青热情地倒茶递水,带队的副指导员是目不斜视(当时我想是否有点不近人情,后来当兵时间长了,知道部队严格规定不准和地方女青年过多接触,以免影响军民关系)。知青球队虽然技术好,但敌不过连队球队体能好、配合熟,我们得胜而归。
经常打篮球不但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体质,在生产劳动中,常有人中暑晕倒,但经常打篮球的人都没有问题。2016年11月份,战友群找连队的老领导,当我和远在江西的当时连队的连长余和年通电话自报山门时,时隔40年没有联系的连长第一句话就是:我记得你,你当年篮球打得蛮好的。
1976年9、10月间的一天中午收工回连队,惊喜的发现连队门前的场地中间拉起了一道排球网(想不起来是稻草编的,还是正规的球网),于是大家业余时间多了一项打排球的运动。最热闹最开心的是有时两边站满了人群,有新兵,有老兵;有干部,有战士;人人是球员,场上没有裁判,没有比赛规则,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把球打到对面去,叫喊声、欢笑声响成一片,那是多么祥和欢乐的场面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连队文艺宣传队主要由75年和76年入伍的战士组成,农闲时间大家凑在一起排练节目,连队仅有的一套锣鼓家伙被我们敲得震天响(这个锣鼓声本身就有点喜庆氛围),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内容大多是军营里的好人好事,表演形式是什么三句半、群口词、快板书、相声。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实事求是讲艺术水平一般,比现在的老年大学宣传队的水准还差点,但当时为活跃连队文化生活起了积极作用。记得一次演出,报幕的上台一紧张;“下面一个节目,数来表(宝)”,节目还没演,台上台下已笑成一团。
这些成本低、群体参与度高的大众化的娱乐活动,伴随我们度过了荒草圩艰苦岁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作者:梅贵根,1976年入伍,1986年从连队指导员职位转业,2015年从镇江市润州区人大常委会退休。 )
(以上内容若有不实之处请首长和战友们指正,敬请分享战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