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重的坦克——德国的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的超重型坦克,为保密编号为“八号坦克”。
研发历史与概要
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从1941年克鲁伯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蓝本为开端,所以到了隔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2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60或者72倍径的坦克炮。研发的结果造就鼠式坦克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的车身为10.1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Pa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40毫米的装甲护身。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150至20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不过1942年底又被更名为“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老鼠”。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负责。
武器系统
八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用150公厘40倍径的主炮及20公厘MG151/20同轴机枪作为武器,至于后来所采用的128公厘50倍径主炮当时还并没有被列入考虑。1942年6月23日,保时捷还提供使用150公厘37倍径主炮或者105公厘70倍径主炮的选择。由于八号坦克体积庞大,因此选项纷纷被提出,连海军的12.7cm SK 34/41舰炮,甚至防空塔上的12.8 cm Flak 40防空炮也变成选项。
但是等到1943年1月,希特勒开口了,“我要鼠式坦克搭配128公厘KwK44 55倍径的主炮再搭配75公厘KwK44 36.5倍径的同轴副炮!”;原来要搭配的150公厘KwK44 38倍径的主炮以及170公厘KwK 44主炮反而被取消,连同当初要求的“100发”载弹量。
不管怎么说,八号坦克的Kwk44主炮可以从3500米以外的距离,一炮就可以将M4雪曼坦克、克伦威尔坦克,丘吉尔坦克,T-34坦克,甚至斯大林重型坦克予以摧毁。
传动系统
八号坦克在研发时最让人感到棘手是找不到出力足够的引擎;1943年圣诞节前夕,第一台经由埃克特公司组装的无炮塔原型车开始展开密集的测试。由于重量/马力比十分低,就算已经搭配了从DB 603军用航空发动机演变而来的MB 509引擎,也只能达到每小时13千米的速度。
通常困扰不会只有一件;扭力棒悬吊系统也出现大问题;还有就是各地没有一座桥梁能够负荷它们的体重。
不知道斐迪南为何对于电动马达传动特别着迷,当初与亨舍尔与嵩恩竞争六号坦克的案子时,就坚持要让虎I坦克使用这样的传动方式。不过自从输了案子之后,原来大量没派上用场的电传底盘就成为象式驅逐戰車了。鼠式坦克的第一辆原型车采用汽油引擎(第二辆采用柴油引擎),不过引擎是用来驱动车上的发电机的,两个看起来像是天作之合的驱动结构就把鼠式坦克庞大的底盘内部空间三分去其二以上,以致于连车身前方的驾驶舱与炮塔的连通空间都被删除(这就是为什么载弹量永远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之一)。
鼠式的履带概与虎II坦克相同,采用全金属履带,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鼠式坦克的履带宽达1100公厘。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
装甲
能够重达188吨,表示鼠式坦克的装甲相当厚实,车体前方35°倾斜装甲就厚达200公厘(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70公厘厚),至于其他部位请见以下数据:
鼠式坦克各部位装甲厚度(公厘/装甲角度):
- 炮塔顶部: 60/90°
- 炮盾: 250/圆弧型
- 炮塔前方: 220-240/圆弧型
- 上层结构顶端: 50-100/9°
- 前方倾斜板: 200/55°
- 车体正前方: 200/35°
- 车体正下方: 100/90°
- 炮塔两侧: 200/30°
- 炮塔后方: 200/15°
结局
1944年1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八号坦克都是在靠近柏林南方的库梅尔斯朵夫装甲车辆测试场以及在柏布林根的保时捷测试场进行测验。本来测验不用拖这么久,但是八号坦克非常容易故障,也就很容易停摆;盟军轰炸的确有效减缓了所有的生产,包括八号坦克所需要的零件。
根据来自保时捷厂的消息来源指出,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获得八号坦克的原因是希望他的大西洋长城中出现防御疏漏的时候,利用八号坦克去进行填补。因为毕竟比起攻击这回事,防御不需要太多的路程,对八号坦克来说算是合理的解释。战争结束后苏联部队在位于埃森的克鲁伯厂寻获将近完工1号原型车炮塔与3号原型车的车体。原来的一号原型车因为炮塔还在赶工中,所以连炮塔也都是假的。一号原型车在落入苏联部队手中之前已经被德方进行机械性的破坏;二号原型车倒是全副武装地被派遣到柏林准备战斗,不过以自己的动力行驶到佐森附近的史坦普拉格尔时候,就发生严重故障,于是在一炮未发的情形下,被车里的组员引爆了弹药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看见八号坦克变成废车后的苏联装甲摩拖化部队指挥官在评估之后,不死心地决定把一号原型车的车体与2号原型车的炮塔凑在一起带回苏联。不过此事不容易,尤其用了6辆18吨的半履带车才把55吨重的炮塔从烧成废铁的车体上拉走。之后炮塔与车体就在德国境内进行重组,再于1946年5月4日被送回苏联测试。当苏联陆军在1951年到1952年之间完成所有的测试之后就送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作永久陈列展示。
它的设计理念的确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坦克形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斯大林重型坦克第3型,虽然车重接近八号坦克的1/3,但是倒是有一座122公厘的主炮;至于主戰坦克,炮塔装甲就厚达200公厘,连车身装甲都有120公厘厚,驅逐戰車也采用的主炮,并且将车重压低在40吨以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鼠式坦克.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战时期的鼠式坦克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1 12:55: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