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原创: 伫立黄昏
1970年深秋,一个飘着蒙蒙细雨的日子,在临沂一中容纳百人的小礼堂里,正在举行一场不怎么起眼的文艺演出。
组织这场演出的是临沂县革委会教育组,派来的大员却只有一位,就是张炳军老师,他既是评委,又是现场的组织者,而演员全是清一色的学生,分别来自临沂一中宣传队、向阳小学宣传队和民主街小学小学宣传队。教育组想通过这场演出,选拔一批好看点儿的节目,赶赴日照,去为一个千人大会作慰问演出。
两天以后,好消息传到了民主街小学。
校宣传队辅导员刘莲芬老师忍不住兴奋地告诉我们,民主街小学有两个节目被选上,一个是《智取威虎山》第六场片段,另一个是《沙家浜》第四场中的“智斗”。
那一年我才念到小学四年级,被招进校宣传队还不到两个月,因为在课间哼唱从广播里学到的样板戏,被刘莲芬老师无意中听到了,便把我叫到排练室唱了两段儿,哪知第二段还没唱完,刘老师就问我,想不想参加宣传队?于是就如做梦一般,我不仅进了学校宣传队,还挑起大梁,在《沙家浜》里演上了刁德一。
而刘老师带来的好消息,意味着这一次我们不仅要乘坐从没坐过的大客车,并且还能登上大舞台,甚至有机会看到大海。
更不曾料想到,那次去日照演出,竟成了组建临沂红小兵宣传队的机缘与契机。
由于在日照的演出大获成功,县教育组的领导意识到让参加演出的原班人马继续保留下来的意义,决定以参加演出的人员为班底,组建一支“红小兵宣传队”,从此,在长达八年的时光里,这支宣传队去部队、进工厂,奔赴矿区,凭借一场场节奏欢快、鲜亮活泼的表演节目,征服了百万观众,博得热烈的掌声,所到之处受到热情追捧。在万马齐喑、百花凋零的文革岁月,临沂红小兵宣传队犹如一朵少儿奇葩,给偌大的临沂城凭添一道火爆的人文风景,不仅如此,宣传队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由于当时的红小兵宣传队里聚纳着众多的优秀教师和节目导演,他们不仅身怀艺术专长,而且造诣很深,在他们潜移默化、耳染目濡、甚至是手把手的心传口授下,一个个小不点儿在长成大人、踏入社会之后,或成为大学教授、或成为器乐专家、或在学术上斩露头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文化遭冷落、学术遭封存、人才遭废弃的颠乱年景儿,红小兵宣传队既是师者的避风港,又是学子的温床,他们在这里不期而遇并且攒下缘分,为社会、为国家,储备下一笔丰厚的人才资源,一当天空放晴,他们便凭借硬朗的翅膀,飞向高远……
红小兵宣传队的效应还催生出另一件堪称完美的作品,就是临沂第三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正是临沂红小兵宣传队。2016年冬天,我随着一批老校友参加了临沂三中建校四十年的校庆活动,亲身感受了三中与红小兵宣传队那种血脉相承、前因后果的浓浓氛围;当主持人宣布校庆开始,现场光线渐暗,舞台背景大屏上出现了红小兵宣传队员当年的笑脸和他们在舞台上的身影,我心里生出一种震撼式的感动;当看到一位位昔日风华正茂、而今已身影耄耋的老师被人搀扶着走上舞台接受校方的表彰授勋,我的眼圈儿泛起了潮红,那一刻,我心里涌动着一股神圣的情结,真想跑上台去,拥抱那些老师。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张炳军老师的身影。
张炳军是红小兵宣传队的创建人和功臣,红小兵宣传队从组建扩大到充实完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那时候,连自行车都没有的他,手提一个破旧的黑提包,为红小兵宣传队的千头万绪奔波不停。为了争取资金,改善宣传队的排练环境,他一趟一趟跑教育局;为了联系演出事宜,他跑部队、跑工厂、跑剧院;为了购置演出服装伴奏器乐和舞台道具,他去商店买,去剧团借,对人家说尽好话和软话,就连我们演《沙家浜》需要模仿的枪声,都是他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火柴枪帮助完成的。
我记得很清楚,每次演出《沙家浜》,演到阿庆嫂往阳澄湖里丢茶壶,引诱敌人往湖里开枪,以提醒芦苇荡内的新四军警惕敌情来临时,张炳军老师就会带着几个学生蹲在舞台侧面,每人手里各持着两把火柴枪,眼巴巴等着阿庆嫂摔茶壶,一旦看见阿庆嫂举壶并作出抛出的样子,后台上便立马响起乒乒乓乓的火柴枪响,而这些声响,正是张炳军带着几个学生整出来的。
记得在日照演出期间,他忙里忙外,每晚回来,都已是夜深人静。
虽然我们入住在日照县革委招待所,但由于参会人多,招待所客房爆满,女生还好,被安排在标间,而所有的老师与男生,全都睡在地铺上。
每场演出结束,张炳军老师都要为下一场演出和一些琐碎的事务忙到很晚,回来时,地铺上早已没有睡觉的地方,每当此时,他就摸黑来到身体相对单薄些的男生面前,让他们挤一挤,给他腾个睡觉的地方,因为这事儿,我在熟睡中,曾被他叫醒了两回。
那时候我们年龄小,对老师的辛苦与付出并不留心,只是需要什么就会找他们要什么,可当我们成人之后,回味起当年的一幕一幕,在倒嚼一般的感悟中,方才领悟到宣传队里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老师们的操劳与甘苦。
校庆那天,很多红小兵队员都期待看见张炳军老师,直至活动结束,大家也没放弃这一念头儿,可是,张炳军老师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这让大家不仅感到遗憾,甚至感到委屈。事后,李安祁老师告诉大家,校方其实早就给张炳军老师发了请柬,只因为他身体欠佳,无法参加今天的活动。
当然,还有李安祈老师、赵从月老师、 孙德聪老师、苏乐适老师、王克达老师、李贯江老师、石老师、丁老师、金老师、朱老师……一位位恩师前辈,都为红小兵宣传队奉尽年华,没有他们的辛勤栽培与鼎力扶持,那支红灿灿的红小兵宣传队,就绝不会被打造得万人瞩目饮誉四方,很多红小兵队员的人生轨迹,也绝不可能那般醒目光彩。
每一位老师都对红小兵宣传队作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他们当被红小兵队员尊崇一生。关于他们,我也将在后文中一一表述,因为,红小兵宣传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亮点,都是他们滴滴辛劳浇灌的结晶。
好文章,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