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编者按:张永生,农历1928年12月22日出生,籍贯河北省沙河市小屯桥,1948年5月入党,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1947年1月参军。曾任34师教导大队二队指导员,101团6连指导员,师炮团组织股长、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副团级),团副政委等职,1983年9月离职休养,享受副师级待遇。
文|姚英敏(张永生侄女)
张永生,男,农历1928年12月22日出生,籍贯河北省沙河市,1948年5月入党,1945年9月2日前参加革命,1947年1月参军。所参加的战役:1945年10月以矿工身份参加邢沙武战役和平汉战役;强渡黄河参加鲁西南战役——攻打定陶;千里跃进大别山;襄樊战役、夏雪集战役、南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参加解放重庆和成都战役;1951年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授予朝鲜解放奖章一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次战争中,负过三次伤,荣立小功一次。他戎马一生,忠诚为国,坚强善良,一生勤俭。
一、向往革命的少年时代
1940年,侵华日军在小屯桥附近的白塔修建炮楼,年仅12岁的张永生被抓去当劳工,搅拌灰浆时不慎让石灰水溅进左眼,导致左目轻度灼伤。1942年至1943年,家乡连年荒旱、又闹蝗灾,农田颗粒无收。为维持生计,15岁的张永生便跟随父亲离家到峰峰煤矿下井挖煤,1944年又回到家乡到日伪军掌控的公司窑当矿工,在终日不见阳光、空气污浊的井下拉小煤车。
1945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八路军解放了家乡,张永生被选为小屯桥村儿童团团长,后又转为武装基干民兵,同时还在公司窑(解放后改为章村煤矿)当矿工。到了秋天,晋冀鲁豫八路军参加平汉战役和清剿武安县峭河土匪杨四的战役中,张永生以矿工的身份和父亲张林一起,积极参加挖坑道、炸城门,清扫战场等军事行动。张永生参加了这两次战役后,坚定了要参军的决心。
二、南下作战的日日夜夜
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打响。1947年1月,刚满18周岁的张永生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队十六旅47团1营2连1排1班的一名战士。4月,张永生跟随刘邓大军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
营指挥所里,牛营长在指挥着激烈的战斗,他因大腿受伤就躺在营长的旁边。此次战斗打的很惨烈,突击班13人,牺牲9人,张永生负重伤,至今腿上的两处弹片未取出(被评为三等一级残疾军人)。张永生所在的一排荣立大功,所在的一班荣获特功,被命名为“特工尖刀班”。
一次张永生和部队在麻城,恰巧那天是春节,刚包好饺子,敌人就围堵过来。首长命令部队马上转移,等翻过山峰,摆脱敌人后,再绕回原来的驻地时,已近中午。嘿,原先解放军部队包好的饺子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战士们赶紧支锅煮饺子,美美的吃了一顿饺子餐。
11月6日, 淮海战役开始。张永生这时已调师部任内外勤两个班的班长,全过程参加了淮海战役,发动总攻时,张永生被国民党轰炸机投下的炸弹震聋左耳,左眼再次负伤,视力严重受损,留下终身残疾。
三、乘胜追击的炮火硝烟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在炮兵、工兵的支持和配合下,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渡江战役中,12军于20日从安徽安庆渡过长江后,张永生随部队一路打到杭州、金华、永康、丽水,快接近温州时接到命令,部队折返到永康。时值七月,天气炎热,部队平均每天行军七八十里路,许多战士患上了疟疾,身上发烧,张永生受伤的左眼疾病复发,更加疼痛难忍。为保存战斗力,部队到达永康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从金华乘火车到达杭州,又从杭州徒步到了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解放战争的硝烟尚在消散。逃窜祖国大西南的国民党残匪苟延残喘,妄图兴风作浪。党中央毛主席命令刘邓部队入川消灭盘居在大西南的国民党部队。张永生所在的第二野战军从南京出发,踏上了进
军大西南的征程。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溃不成军,乘坐汽车在前面跑,解放军迈动双腿在后面一路追歼。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成都会战开始。张永生升任汽车连指导员。12月20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率先包围成都,等第一野战军从陕西到达四川成都后便发起总攻。12月27日,成都会战结束。由一野接管成都,二野返回重庆。
成都会战期间俘虏的黄埔军校第23期、24期学员一千多人被分送到解放军各个连队,由各连队临时组建一个俘虏大队进行看管教育。张永生时任十一连俘虏大队指导员。某天夜间,国民党兵组织暴动,兄弟连俘虏大队的战俘,杀死了看管俘虏的解放军一名连长和一名指导员,然后四散逃跑了。张永生管理的俘虏大队的俘虏也被冲散了。幸好外围设有多道防线,趁乱逃跑的俘虏并没有跑出多远,天亮时就被全部抓获回来。1950年2月,大部队进军西藏,留下一部分在四川剿匪,张永生也留在了重庆,带着被俘虏的黄埔军校学员在綦江修建成渝铁路,历时十个月。
四、抗美援朝的战斗洗礼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夜幕的掩护下,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金城阻击战是12军的主战场,打了一年。101团临时归35师指挥,营团驻守龙鹤山,连队驻守前面的520高地。520高地对面的山头是618高地,由李承晚京畿师防守(汉城守备师机甲团),地处轿岩山。1952年9月6日傍晚,101团7连以神速的姿态全歼618高地之敌,由101团九个步兵连轮流守卫。9月13日,张永生所在6连奉命增援抢修坑道的任务,同时接替7连固守阵地。当天,520高地的6连指挥所里,指导员张永生正在做战前动员,要求发扬六连光荣传统:“人在阵地在,要沉着、英勇、顽强的打击来犯之敌。”
阵地上铺天盖地的炮**弹,把山头的岩石打成了粉末,草木荡然无存, 随便抓起一把土,都能找到几块儿炮**弹碎片,不少战士一出坑道就被炮**弹掀翻。由于满山全是疏松土质、粉尘很大,进入阵地前对枪支的活动部分,枪栓---都要用布包裹着,避免灰土阻塞枪栓不能使用。向前沿运送的弹药,在经过连指挥所时,都要弹药开箱、木柄手榴**淡和爆破筒拧松铁盖,因为在前沿是根本来不及做这些开箱、拧盖工作的。
9月13日夜,101团6连1个加强排共50人在副连长赵魁华和一排长乐庆法的带领下,配合7连反击成功后坚守618高地七八天。此次战斗,战士们坚守到既定的时间,完成了任务,但是伤亡很大。连队总结经验,立功受奖,补充新的力量,缺一个补一个,缺十个补十个,始终保持队伍的战斗力。
几天后,张永生和副连长赵魁华带领全连指战员再次上阵,并接连多次粉碎李承晚京畿师从一个排到连、再到一个加强营的轮番进攻。战斗的时候正值冬天,敌人光着膀子端着刺刀嗷嗷叫着就冲了上来,战士们勇猛顽强、不畏强敌,牢固的坚守着阵地。仅在1952年10月18日的一天一夜里,6连就粉碎了李承晚京畿师一个加强营赤臂端着刺刀轮番十多次的进攻。战斗极其惨烈,但敌人的每次进攻都被6连英勇顽强地粉碎。这次战斗全连牺牲9人,31人受伤,击毙敌军200多人,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英勇战斗的消息。
为了保护知识青年,上级命令:“允许他们参加战斗,但不允许他们牺牲。”而这些新兵则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见习副排长鲁太元按预先要求,掌握了“步谈机”的密语前后通讯,在前沿起到了关键作用。知识青年高纯武带着通信员和卫生员共5人,运送弹药到前沿阵地,并受命将身负重伤的排长张锡山救出阵地,途中他右臂负伤仍坚持把排长从阵地上抢救下来。邱月杭到团部接收新兵补员,并把接回的新兵集结在一个坑道里,当起了“军事教员”,教他们对轻武器使用的全部急需知识。六连全体指战员顽强不屈、英勇杀敌,受到团的嘉奖,这次战绩,也成为典型事迹在部队广为宣传。
1952年10月30日张永生所在部队将阵地交给六十七军,撤出金城到后方休整。部队路过五圣山时,又紧急奉命参加上甘岭战役,100团和102团直接参战,101团作为预备部队待命,随时做好参战准备。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2月,张永生担任12军34师101步兵团政治处政治干部干事,随部队提前回国(大部队于4月份回国),做迎接志愿军大部队归国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继续前进的闪光足迹
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张永生大尉军衔,调任师政治部军事法院一级法官;1957年调34师炮团担任组织股长;1960年任野炮营教导员;1963年授予少校军衔,级别十五级;1964年返回部队在江苏省灌南县任34师炮团榴炮营教导员,三个月后调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副团级)。1966年张永生调江苏省灌南县公安局担任军代表。1968年8月至1973年12月在共青团中央军事代表办公室担任政工组组长。1974年,张永生回部队后,担任34师炮团副政治委员,驻扎安徽省白湖搞农业生产。1983年9月,根据张永生在部队期间因战斗负伤八级革命伤残,批准他提前离职休养,享受副师级待遇。离休后,张永生先在江苏省军区徐州干休所,后移居广州定居至。
感谢供稿:夏琴
好故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