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乘凉——童年的夏夜
当下,天气已经很热了,看电视上报道一些人采取各种各样的乘凉方式纳凉,使我想起了我童年时的乘凉来了。
太阳还没有下山,但是已经不晒人了,这时我们小镇上的住户就将凉床搬上了河提,将晚餐也一并搬到凉床上吃。由于是户户相连,所以大家都能看到邻居的伙食如何,也做汤、菜的互相交流。有爱热闹的人,能捧个饭碗跑半个街道,一户一户地“访菜问汤”而遍尝百家饭菜,这也是一道风景。 晚饭后,家里的人都“坐”在凉床上开始乘凉了,只有“惯宝宝”才有可能有“睡”在凉床上的特权,因为人多床少啊,每人都要有一席之地呀。随着夜色渐深,蚊子上岗了,于是蒲扇的“啪啪”声由远接近、由近接远地连成了一片,街坊的说话声、嬉笑声、小孩调皮的打闹声,也随风飘来又飘去。
最出彩的是,我爸爸他们一帮人经常在夏夜里吹、拉、弹、唱,我爸爸拉二胡、吹笛子、也吹箫,一般笛子曲有《扬鞭催马送公粮》、《红梅赞》等,二胡拉的《珊瑚颂》、《赛马》等,箫曲有古曲叫《虞美人》、《阳关三叠》等,日后我喜欢上了这些乐器,偶尔鼓捣也成曲调;后来下放知青又给我带来了小提琴、手风琴的琴声,让我童年、少年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躺在凉床上,两眼望着满天的星斗,在寻找着“东方红”,任何一颗移动的星星,都被认为是“东方红”。那时,我家有一个上海宝石花的三波段收音机,凭这也能引来很多小朋友的“朝拜”,有时有好几个小朋友到我这里来一起乘凉、听收音机,在一起吹着天上的(“东方红”),谈着地上的(童年的游戏),想着河里的(鱼虾),一个炎热的夜晚也过得惬意。
奶奶的故事还是什么牛郎呀织女呀,我经常听,我奶奶可能是没有什么新故事的原因吧,奶奶还是经常讲。奶奶坐着,我躺在奶奶身边,奶奶边用蒲扇帮我驱赶着蚊虫,边说着故事,或边唱着我不知道歌名,但又非常熟悉的歌谣。爸爸他们的箫声、歌声,有时候和奶奶的“摇篮曲”一样,慢慢地将我送入梦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大家都还没有电风扇,两毛几分钱一把的蒲扇是驱赶暑热的良器,家中若每个人都装备一把,可能性很小的,所以一般有蒲扇的人家都小心翼翼地将其边子用扎实的布包起来,一把扇子能用好几个季节。而乘凉的平台则是叫作凉床的,其实就是一个宽80—100厘米、长约200厘米的可移动的床,一般全部都是用竹子做成,也有的是用木材做结构,只用竹子做“床板”。
如今,大家都用上了电扇、空调,再也不用搬个凉床到河提上去乘凉了。蒲扇虽有,也赋闲备用;凉床犹在,也下岗靠边;没有了蚊虫的袭扰,没有了暑热的烦忧,但也少了一道风景,丢了许多现在怎么也得不到的快乐。
童年的夏夜还如旧,夏夜的童年永不再。
金沙湖的《岁月之河》系列文集,每一篇都写的非常动人。这一篇童年的夏夜,勾起我们多少愉快的回忆。
---楼主,好文采。
---云起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