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军人联盟论坛 http://jrlm81.com/bbs/

展现军人风采,宏扬军人气概。给和平年代下的军人提供精神憩乐园,为所有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一方展现自我的天地,为无缘绿色军装的地方青年提供一座火热的网络军营,为喜欢军人的朋友提供一个了解军人、走近军人的服务场所。
共1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请到大丰来休闲(二)[原创]

1楼
杨迎春风 发表于:2012/1/3 16:25:2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请到大丰来休闲(二)
                 大丰有个知青馆
    丰虽然有个知青馆,小有名气,非常抱歉,本人至今尚未去参观,只能根据网上资料编写。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以下简称知青馆) ,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在大丰市市区东北方向,距离大丰市市区30公里的样子。2007年,大丰市人民政府、上海光明集团和上海市海丰农场联合建设,选址在原海丰农场元华分场场部,占地5.87公顷。馆内现有17个景点:主馆、知青会所、元华浴室、老虎灶、护馆河、橘圜、息壤元华、稻香村、渔家坳、桃花源、知青劳动体验区、老树、老井、西池塘、伙食房、菜田、职工俱乐部等。纪念馆主馆青砖灰瓦,梁檐贯通,是半个世纪之前8万上海知识青年的大本营。主馆分6个展区,分别为历史印痕、知青名录、生活实景、农场建设、人物春秋、文明记忆等。展览了3200多件伴随上海知青度过特殊年代、饱含着一代青春记忆的物品 。2008年11月8日,知青馆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景区启动建设大丰知青影视拍摄基地并开拍知青题材电视剧《北上海》三部曲,有效提升了景区知名度。知青馆为什么会吸引人呢?一是怀念峥嵘岁月。40年前,84000多名上海知青积极响应毛主席、党中央“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带着青春梦想在大丰境内的50万亩农场意气风发、以苦为乐、战天斗地;40年过去了,他们对这里的人和土地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截止2010年年底,20000多名上海知青带着子女,重拾青春,相继回“家”,旧地重游,感悟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二是名人效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是当年上海知青中的一员,于1968年到大丰海丰农场庆丰二队,当时只有18岁,用 的是“李援朝”的名字,1972年离开大丰回上海,历时4年时间,知青馆内有他的相关资料。他是上海知青中的佼佼者,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李源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大丰“探亲”。他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挖河挑泥时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边,有时夜里会突然涨潮,海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全湿了,人要赶紧往堤上跑。兴致很高的他还让儿子当了一回“挑河工”。在庆丰分场,他指着屋檐下的一盏路灯告诉儿子,这是当时农场里唯一一只亮到天明的路灯,那时集体宿舍定时熄灯,他就跑到路灯下面看书。 李源潮到中央任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之前在江苏省任省委书记,口碑很好,江苏人民对他是有深厚感情的。李有这一段历史,知青馆专门作了介绍,也是纪念馆热的个中原因,人们纷纷前往参观,一睹他当年青春年华的风采。
     (以下图片全是从网络上下载,非本人所摄,为了图文并茂,方便阅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 16:55:06编辑过]
2楼
盛唐 发表于:2012/1/3 16:38:3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盛唐 发表于:2012/1/3 16:42:03
据说,中央领导同志中李源潮和王沪宁都在这里插过队,展馆里现在还保留着李源潮同志的出工记录,以及和另两位队友拾到五元钱上交的收据。李源潮同志在去中央工作之前,专门带着家人到这里故地重游,让儿子挑一担土走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并把这里的土带了一包到北京。大丰市委书记出差到北京,李源潮部长亲自接见了他,谈了一个小时。
4楼
坐看云起 发表于:2012/1/3 16:42:37

 令人回味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 16:43:44编辑过]
5楼
盛唐 发表于:2012/1/3 16:43:06
有机会真想去看看,哈哈。
6楼
关山樵夫 发表于:2012/1/3 17:47:48
红色摇篮,大丰唱“大风”!
7楼
五行真人 发表于:2012/1/3 19:25:08
非常好的帖子,拜读了,谢谢杨兄!
8楼
绿洲 发表于:2012/1/3 21:13:51
令人回味的地方
9楼
难得糊涂 发表于:2012/1/3 21:53:09
确实有特色.
10楼
马立昆仑 发表于:2012/1/3 22:41:53
知情的历史是不该被忘记的!
共1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0 - 2008 jrlm81.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皖ICP备10206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