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罗宵云烟
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的罗霄山脉中段,方圆五百余里,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进山唯有五个山口,地形易守难攻,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五大哨口。
1927年在汉口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慎重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观念,不愿留在大城市搞地下工作,要爬山钻洞,去当“山大王。”9月,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被改组后的中共中央委派回老家湖南发动农民起义,当月组织“秋收暴动”成功,后历经磨难,几经外剿内叛,终于把残部拉上了地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此虎踞深山,摸索出了一条光辉灿烂的“井冈山道路。”
井冈山光辉道路那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的事情,宣传上成为中国革命走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惟一,成为历史教科书标榜的正确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但在当时,并不乐观,区区八百里井冈,物产极少,人口不足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山民自给尚不足,靠的是打劫过路商旅,山上大小匪股为患,毛委员率队伍到来,吃饭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连温饱都不能保证,顿顿红米南瓜汤,会把人胃口倒掉,吃得脸青腿脖子精,营养不良。军事上,毛委员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只有千余人,除了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有点实力外,其他全是地道的农民,与迎接他们上山的袁文才、王佐部伙合,也是梭镖、大刀为主,充其量只有数百枪,这点力量在那个军阀林立,实力决定一切的年代,实在算不了什么,谁都能一口吃掉,只是山高林密,大家不愿进山抚剿。毛泽东将手下这批“乌合之众”整编为两个团,号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其实人不过千人、枪不足百支,仅凭井冈山特殊的地利,隐身深山,被政府视为窜匪而已,勉强存身。
但毛泽东从来没有低估自己的这点力量,乐观地认为:这千余人就是中国革命的火种,形象称为“星星之火”。1927年后,改组后的中国共产党改变了策略,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残酷镇压,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大小百余次武装起义,烽火遍燃,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三大起义,仅只有秋收起义获得成功,1928年的黄麻起义、百色起义,也是按井冈山道路发动的,毛泽东成功地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保留下了革命火种,把支部建在连队,确立了“党指挥枪”原则,才成为全国革命的一面旗帜,实际上当红军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井冈山无法容得太多的武装力量,不得不放弃井冈山,另辟新的天地,彭德怀错杀袁文才、王佐后,寒了井冈山百姓的心,井冈山直到1949年才得以重回共产党手中。
毛泽东,字润之,乳名石三伢子,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家境小康偏上,自幼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基础教育,但从小就对儒学的虚伪看得一清二楚,参与“五四运动,”兴办《湘江评论》,“打倒孔家店”表现出十足的叛逆天性,在接触了马列主义后,立志报国,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大革命运动,是中共创始人之一,大革命失败,使他痛切感受到,工农不掌握武总装,就等于伸长脖子任人砍,笔杆子再硬,不如枪杆子响,致力于鼓吹武装革命,并积极从事实践。毛泽东听说了朱德、陈毅部湘南共攘盛举,红红火火,派出何长工前往联络。
4月24日,朱毛所部举行了会师庆祝大会,由陈毅宣布两支武装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兼十二师师长。
为什么取名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在湘南扩充所部不正是这个名称吗?是不是朱德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部队并吞了毛泽东的第一师,因为合编后的部队是朱德提议确定的,毛泽东并无异议。
实际上,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后续继承者,在北伐中赫赫威名的“铁军”,其名气之大,锋芒所利,毛泽东肯定向往已久,叶挺独立团以共产党员为主,能征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1927年1月,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十二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继续和发扬这种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沿用番号,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情,何况毛泽东还有另一番解释:为了迷惑敌人,我们以“四”开头,让敌人误以为前面还有第一、第二、第三军,起到鼓励士气作用。
南昌起义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其实早就四分五裂,起义军中有,朱德培的部队有、李济深的部队有,陈诚的部队后来也编入了,战斗力却不能与叶挺独立团时的“铁军”相提并论了。林彪所在的二十五师战转战粤、赣、湘,战功卓著,其七十三团深得“铁军”真传,是朱德麾下主力中的主力。
4月底,国民党赣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八十一团,分别由永新、遂川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第四军军委会议决定第十师第三十一团到宁冈与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赣军七十九团,第十一师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佯攻遂川,迂回侧击赣军八十一团。在攻击开始后,林彪随第二十八团改变方向,直下遂川五斗江,打垮赣军第八十一团后,乘胜追击,在永新城附近击溃赣军第七十九团第三营和守永新城的第八十一团,占领永新县城。
5月1日,红军攻占永新县城后,决定取消师部,部队奉命再次整编,林彪仍任第一营营长,党代表熊寿祺,第一连连长龚楷、党代表李赐凡;第二连连长龙普霖;第三连连长夏瑞林、党代表粟裕;第四连连长杨至诚。
5月4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砻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砻市东边的草坪上,用门板和竹杆搭起了主席台,周围簇拥着无数鲜艳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主席台两旁插满了标语板,上面写着:“庆祝两支革命队伍胜利会师!”“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革命口号。成千上万的人们打着小红旗,川流不息地从四面八方向会场涌来。军号嘹亮,队伍雄壮,两万余军民聚集在会场上,钢枪和梭镖闪着耀眼的光芒。十点钟,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之后,各方面的领导同志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执行主席陈毅宣布:两军会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接着朱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身穿白布上衣,外套一件灰色军装的毛泽东从主席团中走向前台讲话,指出这次会师是有历史意义,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光辉一页。使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革命武装融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标志着主力红军的形成。从此,井冈山军民进入了创建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的斗争阶段。现在部队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不如敌人,但是我们有革命的思想,有群众的支持,就一定能打败敌人。我们要善于找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十个指头有长短,等到我们打胜了,就分成几股躲到敌人的背后去跟敌人玩“捉迷藏”的把戏。这样,我们就能够掌握主动权。毛泽东还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毛泽东睿智幽默的风趣话语,引起一阵阵笑声和掌声,给第一次听到毛泽东讲话的朱德部队官兵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王尔琢和其他方面的代表也讲了话。按照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新的编制,毛泽东兼任第十一师师长,平生第一次挎上匣子枪,显得异常兴奋,诙谐地给朱德打趣道:“挎上匣子枪,师长见军长。”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部队编为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第三十一团、第三十二团、第三十三团等六个团,12000余人,枪3000余支,取消师的编制,各团由军部直接指挥,林彪在合编后调任二十八团任一营营长,团长由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党代表何长工。二十八团是第四军唯一正规军,铁军班底,训练有素,编有十三个步兵连,另有一个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其战斗力远远超过其他各团,是第四军中四个主力团中的绝对主力。林彪就是这个主力团中的主力营营长!
整编后的第二天,林彪率领部队跟随主力在永新黄坳歼灭国民党军朱培德部第二十六师(师长程希贤)第八十一团周体仁部。
5月18日,国民党赣军进占永新县城后,以主力四个团的兵力南渡禾水河,企图由龙源口进攻宁冈。林彪跟随部队在朱德率领下,强行军赶到离永新县城只有十五公里的澧田集结待机。于草市坳与由永新县城西进澧田的国民党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遭遇,经两小时激战,全歼该敌。之后连夜进攻永新县城,歼灭国民党军二十七师师部、九师二十七团一个营,击伤敌师长杨如轩,攻占永新县城。缴获山炮二门,迫击炮七门,枪三百余支,银元二十余担。胜利地击破了国民党赣军对井冈山的进剿。
5月30日,林彪出席了在宁冈砻召开的中共第四军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改称红军,至此以后,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才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这是一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开天辟地之新型部队:支部建在了连队,军队实行军政平行领导,党代表有最后决定权,党指挥枪成为建军原则,政令统一,军纪严明,视百姓如父母的军队无往不胜,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此刻面世,不过那时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是三大纪律也是与后来不同的,那时的三大纪律为:“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据《红星照耀中国》说,八项注意后面的两条是林彪加上的: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洗澡避女人。
4月28日,初上井冈的林营长忙得不可交,井冈风景虽美,却没有时间观顾,虽然“繁茂三湾株树,茫茫五哨云烟,”却是“红日光弥宇宙,战话涌作重洋,”没有时间四处观风景,带兵出操训练。那天清晨,林彪照例把队伍集中在小山岗前,训练之前,林彪总是要说几句,鼓励一下官兵们,林营长挥动着拳头,说:“不管是这个军阀,还是那个土匪,只要有枪就有地盘,就有一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也能坐天下。”
如此林彪深奥的理论,枪杆子出政权的大道理,经林彪这么三言两语,就变成百姓易懂的家常话,大字不识几个的工农子弟没有听不懂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点头。
“说得好,我们红军也能坐天下!”忽听得身后传来了喝彩声,林营长扭头一望,只见朱德和陈毅陪着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笑容满面地步上前来。
“这是一营长林彪,在耒阳以一个连消灭了桂军一个师。”陈毅上前介绍,手下的荣誉当然离不开长官的提携,尽量多说些点。
“毛委员好。”林彪赶紧敬礼,这个常在主席台亮相的人,发表演讲的人,谁不认识啊。
一般的营长,尤其是是年青的军官,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更难懂得中国革命战略,而这个娃娃营长却满口都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几乎是把自己的政治主张用白话说出,怎么不能引起毛委员的兴趣?毛泽东握住林彪的双手,拉起家常来,问起林营长家庭背景,得知林彪名叫林育蓉,是林育英、林育南的堂弟。而那时候林育英林育南二人早就是毛泽东老朋友了。毛委员那双大手握得更紧了,说:育南、育英是我的朋友,我们党需要你这种军事人才,你年青有为,后生可畏啊!
林彪谈到打仗心得时,快言快语,不假思索:“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这几乎都是毛泽东常说的话,也是不断思索的建军经验,这个年轻的军官竟然领会得这么透彻,不禁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毛泽东一生最爱将,身边也缺乏能打仗之人,秋收起义的队伍中,正规军官不多,能打胜仗之人更是凤毛麟角。毛泽东拉着林彪的手说:“你讲得很好啊!”夸奖了林彪。
井冈山上的林彪初遇领袖,成为一生最大的知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4 16:32:02编辑过]